7 月4 日至6 日,成都山地所黨委書記、工會主席羅曉梅陪同成都分院工會主席陳鋒、副主席田敏一行,奔赴云南元謀干熱河谷溝蝕崩塌觀測研究站(簡稱元謀站),開展“關愛慰問 情暖臺站”主題活動。元謀站乃是今年山地所工會主題慰問活動的第二站。
元謀站的科研考察起始于 1985 年,1992 年建立水土保持生態試驗站,2005 年正式更名。它是我國獨一無二以溝蝕崩塌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野外臺站,其核心實驗區占地 82 畝,在水土保持研究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研究站先后承擔了包括 973 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眾多國家級項目,針對干熱河谷土壤侵蝕和植被恢復等方面展開深入研究,并圍繞沖溝侵蝕、植被恢復研究進行環境因子(諸如氣象、生物、水文、土壤)的定位監測,配備了涉及地形測量、氣象監測、土壤理化性質、植被生長監測等相關的一系列儀器設備。研發出多項治理技術及生態恢復技術,提出了生態退化評價體系及治理模式。該站不僅獲批多項科研項目,發表多篇學術論文,還榮獲相關專利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并于2021年獲批為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隨著科研工作的持續深入以及國際合作交流的不斷加強,元謀站的國際學術影響力有望實現進一步的顯著提升。
工會慰問團隊一行率先抵達元謀站試驗監測場,展開實地走訪調研。在元謀縣副縣長、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區生態農業研究所副所長史亮濤,站長熊東紅、副站長張寶軍的陪同下,目睹試驗監測場地內一道道、一片片精心布局的監測點,處處彰顯著科研人員的辛勤汗水與智慧,切實感受到了科研人員在艱苦環境下為水土保持事業付出的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在隨后舉行的座談會上,熊東紅全方位介紹了研究站的總體定位以及未來發展規劃。其主要任務涵蓋監測、研究、示范三大方面:長期監測干熱河谷區坡面侵蝕、溝道侵蝕等過程,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學依據;深入研究沖溝侵蝕及植被恢復的理論技術,構建完備的相關理論技術體系;結合研究成果研發高效的治理技術,提出科學的生態退化評價體系及治理模式。他坦言,盡管面臨一些困難,但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臺站在水土保持科研、技術應用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陳鋒對臺站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希望臺站能夠持續增強科研創新的力度,積極探索契合元謀地區實際情況的水土保持新技術和新方法;進一步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這項偉大事業;同時,加強與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緊密協作,將科研成果更有效地轉化為實際應用,為元謀縣的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羅曉梅向元謀站的工作人員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謝他們在艱苦條件下的堅守與付出,為水土保持事業默默耕耘;感謝他們在科研工作中展現出的專業素養和創新精神;更感謝他們為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所做出的堅持不懈的努力。
作為合作單位,云南農科院熱區所的史亮濤副縣長也發表了誠摯感言。他表示,將一如既往地加強與元謀站的合作,攜手共同推動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研究工作,為元謀縣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張寶軍在發言中對工會的慰問表達了誠摯的感激之情。他表示,元謀站全體工作人員定會將這份關懷化作前進的動力,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斷提升科研水平,為元謀縣及其他干熱河谷地區的水土保持事業締造更多成果。
此次工會慰問活動不僅為元謀站帶去了切實的物質支持,更給予了巨大的精神鼓舞。深信在各方的齊心協力下,元謀站在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必將取得更為顯著的成就,為子孫后代留存一片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