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彭宇行做客成都教育基地“天地人大講堂”,為分院機關職工和200多名研究生做了題為《建設創新國家,引領未來發展》的報告。
彭宇行從創新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講來,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度過了60歲的生日,在這60年里,中國經濟、社會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也已進入了科學、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確立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走中國特色的創新之路,就必須要堅持對外開放,走以我為主、有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的道路;堅持以人為本,走立足創新實踐、凝聚與造就創新創業人才的道路;堅持立足國情,走政府主導與市場基礎配置有機結合的道路;堅持深化改革,走國家創新體系各單元分工合作、協同發展的道路;堅持統籌協調,走以管理創新促進科技創新的道路。
彭宇行在講到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技領域的發展中要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時說,中國科學院前瞻思考世界科技發展大趨勢對科技創新提出的新要求,開展了8大創新體系分為能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海洋、油氣資源、人口健康、農業、生態與環境、生物質資源、區域發展、空間、信息、先進制造、先進材料、納米、大科學裝置、重大交叉前沿、國家與公共安全等18個重要領域至2050年科技發展路線圖研究。
彭宇行在闡述了創新對于中國發展的重要性,解讀了中國科學院科技發展路線圖將徹底改變中國科技領域過去以模仿、跟蹤為主的被動局面,從前瞻性、戰略性視角,引領中國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后,他指出:展望中國未來的50年,中國科學家將在多個科學領域取得突破,部分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科技發展路線圖為中國未來科技描繪了一幅幅美好愿景,而這些美好愿景的實現還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奉獻。
彭宇行最后勉勵在場的青年學子時說:“創新事業是最崇高的事業,科學人生是最美麗的人生”,他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發展中擔負起科技創新的偉大使命,努力學習,提升綜合素質,為科學院“三個基地”、“四個一流”的發展目標,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崛起作出應有的貢獻。
彭宇行在報告后與同學們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成都分院領導及分院機關全體中層干部職工、分院系統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都地區六個培養單位的研究生和來自昆明植物所、貴陽地化所、青島海洋所、西北高原所等單位的博士班的同學們參加了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