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3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到成都分院進行工作調研,并就“一三五”戰略規劃落實情況和全面貫徹實施“率先行動”計劃,與院屬成都、重慶地區各單位負責人、科研骨干進行交流座談。
22日,白春禮來到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公司和以成都分院為建設法人單位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展廳,聽取了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LHAASO項目副總經理何會海關于LHAASO選址、科學目標、技術優勢、項目進展等情況的匯報。在隨后召開的座談上,院屬成都地區各單位負責人重點匯報了貫徹落實中科院2016年度工作會議及中科院黨組2016年夏季擴大會議精神、“一三五”戰略規劃落實、全面貫徹實施“率先行動”計劃的進展情況。
白春禮高度肯定了各單位“十二五”取得的成績。他指出,成都分院一定要抓住新園區建設和搬遷機遇,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學科布局,集中研發力量突出重點,打破邊界與圍墻,聚集優勢資源,讓資金、項目、人才活起來,依靠中科院整體創新力,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白春禮希望成都分院在新園區和LHAASO項目建設中發揮好組織協調作用。同時,希望院屬成都地區各單位在“十三五”規劃中結合中科院整體布局和自身發展,做好定位、明確目標、發揮優勢特色,做到不可替代。
在成都調研期間,白春禮與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進行了院市會商。雙方就院地合作、成都分院新園區建設、成都西部科學中心等工作進行了溝通交流。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合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撐。
23日,白春禮來到重慶,調研了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成果轉化興辦的重慶中科云從公司和重慶研究院的微納實驗室、3D打印實驗室,并與重慶研究院負責人、科研骨干進行交流座談。會上,重慶研究院院長袁家虎從科研、人才、轉化三方面匯報了工作進展。
中科院重慶研究院于2014年正式成立,主要圍繞“綠色三峽”、“3D打印”、“人臉識別”、“石墨烯材料與應用”等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展科研和成果轉化。現已建成全球首條大規模石墨烯薄膜生產線,并與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共同研制完成國內首臺空間3D打印機。
陪同調研的重慶市副市長沐華平充分肯定了重慶研究院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他表示,重慶市政府會為中科院在渝發展提供優良服務,支持科研人員創新創業。他希望重慶研究院在開放環境中加快發展,形成研究所高校協同創新機制,以重慶市科技需求為導向,長遠規劃,整合資源,優化學科布局,建成全國有影響力的研究院,促進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
白春禮對重慶研究院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他表示,重慶研究院作為中科院、重慶市政府和國務院三峽辦三方共建單位,一定要找準定位,以長江上游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科技需求為牽引,貫徹落實好中央對中科院提出的“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發揮好引領帶動作用。
白春禮強調,科技創新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重慶研究院在“十三五”規劃制定中,一定要把不可替代性放在首位,進一步明確自身優勢特色。不斷創新體制機制,以開放的心態、開放的環境,聚集優秀人才。以問題目標牽引,對接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擇優擇重做好科技支撐服務,助力重慶市創新驅動發展。
中科院辦公廳、科技促進發展局、科學傳播局、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參加調研。
白春禮調研成都有機化學公司
白春禮聽取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建設情況匯報
成都分院座談會現場
白春禮調研成都分院新園區
白春禮調研重慶研究院微納實驗室
白春禮調研重慶研究院3D打印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