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中國科學院人才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推動中科院《“十三五”人才高地建設規劃》的全面落實,總結經驗,謀劃未來,明確思路,創新舉措,對全院“十三五”人才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偉平出席會議。會議由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主持。
白春禮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就學習貫徹中央關于人才工作的新精神,做好全院新時期的人才工作,加快推進國家創新人才高地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指出,面對新的形勢、外部挑戰和自身需求,中科院必須堅持“人才強院”的辦院方針,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科院提出的“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的要求,把人才工作作為重要抓手,放在全院發展戰略的關鍵位置,堅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努力建設高水平的科技、支撐和管理人才隊伍。
白春禮強調,“十三五”期間,中科院要堅持深化改革,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發展環境。要充分落實用人單位自主權,不斷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要以青年人才培養為重點,健全人才培養支持機制;要以創新與貢獻為導向,優化人才評價激勵機制;要堅持需求牽引,不斷完善引才用才機制;要堅持進出有序,建立合理人才流動機制。
白春禮指出,要確立系統思維,堅持全院協同、綜合施策,推動落實中科院“十三五”人才高地建設規劃。要通過聚焦“8+2”重大科技布局和院所發展重點,注重發揮中科院科研平臺和整建制優勢、科教融合綜合優勢、創新文化和制度優勢等,建立具有中科院特色的人才工作架構。要強化“以人為本”理念,努力為科研人員松綁助力,解決好后顧之憂;要把握科技人才成長規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和需求,分類予以支持;要處理好領軍人才與青年人才、科研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引進人才與現有人才的關系,促進各類人才協調發展。
白春禮強調,全院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統一思想,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加大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工作力度。院屬各單位要結合工作實際,主動創新人才工作方式方法,制訂更加科學、更加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廣大科技人員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和創新為民的理念,樹立強烈的創新自信,強化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始終把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科技創新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成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中堅力量。
會上,劉偉平作了題為《全面推進落實“十三五”人才高地建設規劃 努力開創人才隊伍建設新局面》的報告,肯定了中科院“十二五”人事人才工作成效,研判了國際國內人才競爭的形勢,分析了中科院人才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存在的問題。
劉偉平指出,中科院“十三五”人才高地建設規劃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落實中央要求、堅持繼承與創新、堅持服務發展目標、堅持滿足發展需求,著眼于領軍人才的培養引進、青年人才的支持發展、科研團隊的培育壯大、人才智力的合作共享等重點工作,圍繞完善人才管理機制、改進引才用才機制、健全人才培養支持機制、優化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完善人才流動機制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
劉偉平在報告中指出,全面貫徹落實人才高地建設規劃,要重點把握好九個方面內容。一是立足“三重大”,圍繞“十百千萬”目標加強現有人才綜合培養。二是發揮整體優勢,持續加大優秀急需人才的引進力度。三是強化團隊建設,加強國內外、院內外科技合作交流和人才智力共享。四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發研究所創新活力。五是提高穩定保障水平,建立符合現代科研院所特點的分配與保障體系。六是充分創造條件,加快促進優秀青年人才成長。七是拓寬國際視野,努力提高人才隊伍國際化水平。八是深化科教融合,完善未來優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九是簡政放權,賦予研究所更多的人事人才管理自主權。
劉偉平強調,全院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人才工作責任制,完善所級人才工作制度,創新人才工作方式方法,真抓實干,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為了樹立典型、學習先進,激勵院屬單位和廣大科技人員迎難而上、再創佳績,在本次會議上,中科院對“十二五”期間做出優異成績的突出貢獻團隊、2016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人事人才工作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
會議采取視頻會議形式,京區設立主會場,京外各分院設立分會場。中科院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院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和人事處長等近300人參加會議。與會人員圍繞會議主題和院領導講話精神,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
會議現場
會議主席臺
表彰“十二五”突出貢獻團隊
表彰2016年院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
表彰“十二五”人事人才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