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一行到成都山地所調研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了解山地災害風險監測預警系統研發、綠色減災與特色產業協同示范區建設情況。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司長于海峰、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孫建軍、四川省自然資源廳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和成都山地所所長文安邦、副所長蘇立君參加調研。調研座談會由文安邦主持。
文安邦對凌月明副部長一行到所調研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成都山地所的基本情況。蘇立君介紹了研究所的科研工作情況、近年來主要科技成就和近期科研工作部署,重點就依托中科院“美麗中國”先導專項項目研發的山地災害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和正在涼山州實施的減災與綠色發展協同示范區建設情況進行了介紹。
凌月明對成都山地所在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保障重大工程安全、服民生安全與區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作出的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地質災害防治是一項開放性工作,需要匯集、整合國內優勢科技力量開展關鍵技術科技攻關和聯合研究,創新研建新技術、新體系,統籌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發展現狀、防災減災文化背景和災害監測預警與防治尺度,實現技術與文化的有效捆綁和高效輸出,建立高效科學的地質災害防治技術體系。他強調,自然資源部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推動地質災害隱患早期識別、超前預警、綜合治理與科學防范等關鍵技術研發,推進構建科學研究、試驗示范和應用推廣的科技鏈條,全面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并希望成都山地所在地質災害防治領域積極探索、主動作為,發揮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貢獻。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地質勘查管理司、四川省自然資源廳有關人員,成都山地所科技處、科研部門有關負責人和科研骨干參加了調研座談會。
凌月明副部長講話
座談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