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10日,由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二屆世界華人高科技化學研討會在成都隆重召開。
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歐美等地區和國家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近200名華人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參加了會議。會議的主題是研討世界化學前沿技術,交流、展示化工科技產業化最新成果,促進世界產、學、研界華人化學家友好合作,共同推動中國化工科技進步與發展。
會議圍繞藥物和農業化學、光電子化學、高科技材料、生物技術、合成新技術和新方法、催化科學與技術、化學添加劑等主要領域舉行了6場大會報告、61場邀請報告及5場高科技演講。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前校長劉兆玄教授作的“天人合一化學”大會報告,從哲學的角度自然、純樸地闡述了化學家要從自然界中發現規律進行研究,得到科學與自然、人與自然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化學系陳新滋教授作的“新的手性配體”大會報告,從基礎研究到醫藥工業應用展示國際最新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徐僖教授作的“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研究”提出發展功能材料新方法、新途徑;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清華紫光應力化工技術公司董事長尹應武作的“綠色技術的開發與實踐”,提出了“技術銀行”可實現產、學、研互動的新概念等。世界著名的羅氏公司、陶氏公司等跨國公司的華人化學家,中科院成都有機所、成都地奧集團利用展板在會上展示了最新成果,會議代表還對藥物和農業化學等6大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研討。
世界華人高科技化學研討會自2001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涉及化學與化工的高校、科研機構輪流舉辦。由于SARS影響,本屆會議推遲于今年8月在成都舉行。
本屆會議參會代表層次高,參加的單位、發表的論文比上屆多,尤其是美國羅氏、成都地奧等23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會,使學術技術交流更能與生產相結合,并將提高技術水平,實現新型工業化可持續發展。
成都分院院長彭宇行、成都有機化學所所長索繼栓參加了研討會并在會上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