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是山地景觀中重要的生態系統類型,具有供給、調節和文化多重功能,對于維持鄉村社會和經濟系統穩定起到關鍵作用。由于水塘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的特征,水塘保護和利用未得到足夠重視。在城鎮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受人口遷移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水塘結構和功能正發生顯著改變。但有關水塘生態系統服務的研究非常有限,直接影響到水塘的可持續利用,也不利于山區美麗鄉村建設。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傅斌副研究員、王玉寬研究員等以三峽庫區典型小流域為研究區,綜合無人機遙感調查、環境監測和快速農戶評估等方式研究了山區水塘生態系統服務并取得新的進展。
研究發現,水塘密度高達到每平方公里20個,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下部。水塘具有顯著的多功能特點,水源涵養是水塘的首要服務,平均涵養水量為森林生態系統的10倍。隨著山區農業的轉型,水塘的灌溉和生活用水服務有所下降,但養殖和休閑服務日益突出。
研究還發現,多功能型水塘的用水量最多,而養殖型水塘的服務價值最高。整體上而言,水塘的利用存在管理弱、價值低等問題,需要根據山區的新變化,及時引導農戶開展水塘生態化管理,以促進保護和利用。
以上研究結果可以應用于生態補償、流域規劃、鄉村環境治理和美麗村鎮建設等方面。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三峽庫區農戶生計與生態系統服務耦合關系與調控機制研究(41371539)”、中科院“一三五”方向項目“西南山區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優化(KFJ-STS-ZDTP)”等的支持,相關成果已發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8.06.138
小流域水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空間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