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30日,成都山地所李愛農研究員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交流計劃(SDIC)”重點項目“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柯西河流域水土要素空間耦合演變過程及其生態安全風險”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召開項目啟動會,并組織開展了柯西河流域聯合野外科考。
????ICIMOD副總干事Izabella Koziell女士、氣候與環境風險戰略工作組主任張強弓研究員、中國事務專員高級專家易紹良博士,項目合作專家ICIMOD氣候與環境風險工作組組長Faisal Mueen Qamer博士、四川師范大學苑全治教授出席啟動會。會議由ICIMOD氣候與環境風險戰略工作組主任張強弓研究員主持。
????Izabella Koziell代表ICIMOD對李愛農研究員與ICIMOD共同承擔該項目表示熱烈祝賀,并期待項目團隊圍繞柯西河流域在推動中尼國際科技合作、服務區域可持續發展中做出更大貢獻。張強弓對李愛農研究員及其團隊表示熱烈歡迎,并指出該項目是2025年中國與ICIMOD合作承擔的唯一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SDIC計劃)重點項目,期待雙方團隊產出更有影響力的國際合作成果。李愛農研究員對ICIMOD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回顧了研究團隊與ICIMOD的長期合作基礎,期望以該項目為契機進一步深化雙方科技合作。
????應ICIMOD邀請,李愛農研究員作了題為“Progresses on Mountain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Mountain Research”的學術報告,邊金虎副研究員代表項目組全面介紹了合作研究的總體背景、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內容和具體實施方案。中外合作團隊還就項目預期成果、已有研究基礎、野外考察詳細規劃等進行了熱烈討論。
????啟動會后,李愛農研究員還向Izabella Koziell女士贈送了項目組前期圍繞尼泊爾國際合作的創新成果《Land Cover Change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Responses in Nepal》與《“一帶一路”南亞資源環境地圖集》,并參觀了ICIMOD數據中心。
????6月26日至29日,合作團隊在尼泊爾特里布文大學Gyanu Raja教授陪同下,開展了柯西河流域聯合野外科學考察。此次科考圍繞柯西河流域植被垂直地帶性分異規律、人類活動熱點、跨境水文樞紐和人工調控效應、山地災害分布和生態安全風險等問題展開,路線貫穿尼泊爾中山區、山前丘陵和特萊平原。通過實地踏勘、野外采樣、遙感監測等手段獲取了一手野外調查數據,深化了團隊對流域水土耦合效應與生態安全風險認知,為流域水土耦合監測與模擬提供了關鍵支撐。
????科考期間,團隊還與尼泊爾社區發展與倡議論壇(CDAFN)承擔的ICIMOD社區洪水預警合作項目進行了交流,訪問了特里布文大學地理系,與尼泊爾地理學會理事長Narendra Raj Khanal教授、地理系主任Umesh Kumar Mandal教授等進行了座談。
????來自ICIMOD、成都山地所、四川師范大學的專家和科技骨干40余人參加了啟動會或聯合考察活動。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柯西河流域水土要素空間耦合演變過程及其生態安全風險”項目面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科學計劃”指南“高原山地區域社會-生態系統”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執行期為2025-2027年,項目擬解決典型高原山地全流域水土要素空間耦合過程演變機理和柯西河流域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管理策略等關鍵問題。研究可期為跨境高原山地流域水土資源管理和生態風險識別提供理論指導,服務于“一帶一路”中尼通道建設和流域可持續發展生態管理對策制定。
柯西河流域野外聯合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