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孟曉林一行訪問成都分院,雙方就深化院區合作、謀劃新一輪戰略合作開展調研座談。西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旦增倫珠、科技廳廳長赤來旺杰,成都分院分黨組書記王嘉圖,三級職員、四川省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王學定,成都山地所崔鵬院士,成都生物所所長吳寧等出席會議。
成都分院科技處處長董微簡要介紹了中科院與西藏自治區科技合作概況。
吳寧表示,成都生物所與西藏自治區圍繞生態環境保護、高原農牧業和藏醫藥研發等領域長期開展科技合作工作,并在參與青藏高原二次科考、川藏鐵路生態保護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他希望西藏支持芒康野外臺站建設,并在青稞、藏醫藥方面開展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加強科技副職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
崔鵬表示,西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成都山地所在西藏開展科研工作已有近四十年歷史,期間得到了西藏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他表示,成都分院正在積極推動川藏鐵路防災減災與生態風險防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成都山地所作為具有豐富防災減災經驗的特色所,為川藏鐵路防災減災和優化選線等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撐。他希望雙方在川藏鐵路、川藏交通廊道、災害安全工程研究平臺建設、綜合減災規劃編制等工作中加強科技合作,共同推動相關工程高質量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王學定指出,“十三五”以來中科院和西藏的科技合作工作成效顯著。他希望 “十四五”期間,院區雙方緊密依托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機遇和第七次援藏工作會議的重要背景,不斷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深化科技合作、謀劃新一輪院區戰略合作協議。他表示,成都分院將以中科院-西藏自治區“十四五”規劃為基本指引,響應國家戰略、服務西藏需求,整合院所相關資源,積極開展院區合作工作,力爭取得更大成效。
王嘉圖表示,中科院高度重視與西藏的科技合作工作,確定了“知識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工作方針。他指出,中科院將繼續充分發揮建制化優勢,盡快同西藏共同謀劃下一輪院區戰略合作協議,持續加強推動在西藏的工作部署,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他希望雙方把握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堅持“國家重要、地方需要、院所必要”的院地合作工作原則,繼續圍繞青藏高原二次科考、川藏鐵路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災害防治、高原特色農牧業發展、人才培養、人才援藏等領域開展更深層次合作,開啟院區戰略合作的新局面。
孟曉林對中科院一直以來關心支持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表示感謝。他表示,西藏自治區在中央關心、全國支援下,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效,尤其是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連續六年獲得國家好評。他指出,西藏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中科院相關科研單位和管理部門在西藏長期設點、長期派人、長期援助,為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指出,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把科技創新作為“十四五”時期的重點任務。西藏將進一步深化與中科院的科技合作,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國家安全、民族團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他希望雙方一是要聯合各方力量,開展重大項目的科學研究,支撐西藏的跨越式發展、高質量發展;二是深入開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及時把相關成果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成果;三是要推動平臺建設,加強西藏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水平;四是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協同推動重大項目建設;五是要加大開放力度,爭取更多科技企業落戶西藏;六是要持續培養各領域人才團隊,推動人才援藏工作高質量開展。
會后,成都山地所所長文安邦陪同孟曉林一行調研成都山地所。
西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科技廳,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成都中科微信息技術研究院,成都分院綜合辦、科技處、教育基地辦公室、人事處相關人員參加座談。
調研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