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處(GEO, CEDD) 張偉文處長、楊暉副處長、王俊暉總工程師等一行8人訪問調研成都山地所,深化雙方科技合作。四川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院(簡稱省修復防治院)張新克副院長、任娟副主任出席調研活動。成都山地所副所長陳曉清、蘇立君,科技與合作處處長葛永剛,山地所工程質量委員會主任游勇,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朝軍,東川站站長宋東日等有關科研人員參加了調研座談會。會議由葛永剛處長主持。
蘇立君在致辭中對張偉文處長一行到訪表示熱烈歡迎,感謝他們對研究所發展和科研工作的關注,并指出成都山地所與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長期保持著密切合作,開展了大量泥石流、滑坡山地災害機理、工程防治和風險評估等方面的合作研究與交流,未來希望探索更多的合作空間、渠道和方式,進一步推進雙方合作。
張偉文高度評價了雙方長期以來科技合作取得的成績,并簡要介紹了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土力工程處的組織架構、發展情況以及香港近年來的斜坡安全概況。他希望雙方進一步發揮好各自優勢,通過全面合作、切實推動利用人工智能研究山地災害的合作研究。
張新克表示修復防治院與成都山地所及崔鵬院士團隊長期開展重要合作,在泥石流監測預報預警領域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他希望,以此次座談交流為契機,加強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處、成都山地所和修復防治院三方合作,汲取各家所長,不斷提升我國自然災害感知判識預測預報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隊伍建設水平,服務國家防災減災事業。
歐陽朝軍介紹了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歷程、主要研究內容與特色、服務國家減災事業的工作,并重點介紹了東川泥石流觀測研究站“山地災害大尺度動力學模擬實驗平臺”項目的實施背景、建設進展、運行及共享機制等情況。陳欽明高工介紹了香港泥石流水槽實驗和柔性網防治研究的進展和未來方向。
陳曉清表示,歡迎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將研究所研發的“泥石流監測預報預警系統”應用于香港地區,也歡迎利用東川“山地災害大尺度動力學模擬實驗平臺”開展山地災害機理探索-技術研發-產品應用的全鏈條研究,希望雙方在泥石流數值模擬、泥石流柔性防護工程、防災平臺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共享資源,共同將泥石流、滑坡的成功防治經驗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高質量發展中。
會后,陳曉清陪同相關人員參觀了山地所模擬實驗大廳。
交流現場
調研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