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經商務部國際合作司的批準,中國-挪威政府間合作項目“雅安市地震災后生態恢復及雅安國家公園與水資源管理框架能力建設項目”啟動會議在雅安市成功舉行。商務部國際司、挪威駐華大使館、挪威環境署、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四川省商務廳、四川省林業廳、四川省環境保護廳、雅安市政府、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等科研和相關政府部門參加了本次會議。
該項目實施周期為2016年至2018年,包括“雅安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框架設計與能力建設子項目”和“寶興河流域整體管理框架設計和能力建設子項目”。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是“雅安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框架設計與能力建設子項目”的技術實施單位,負責該子項目的技術方案的設計與實施組織。據了解,“雅安大熊貓國家公園”是四川目前推進建立的三個大熊貓國家公園之一,其涵蓋的范圍既有世界自然遺產地,也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價值極高,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合作各方希望通過項目的實施,為雅安建設國家公園提供可行的方案,為四川省乃至其他省份國家公園的建設工作提供經驗和借鑒。項目工作主要由5個模塊組成,包括:1. 構建地震災后雅安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合作協商(對話)機制,開展技術培訓;2. 完成地震災后雅安大熊貓國家公園規劃設計的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評估;3. 提出雅安大熊貓國家公園規劃相關的概念設計、制度構架、技術支撐體系;4. 提出雅安大熊貓國家公園規劃的技術方案;5. 開展雅安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跨部門協調、申報與公共宣傳工作羅鵬研究員作為技術專家參與該項目的實施,并負責國家公園子項目的技術支持工作。
該項目的正式啟動,是成都生物所積極服務于國家戰略需求,為地方保護與發展需要提供科技支撐的一項重要工作。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