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3日,中科院西部行動計劃“三峽庫區水土流失與面源污染控制試驗示范”項目驗收會暨三峽庫區水土保持與環境研究站發展戰略研討會在重慶市忠縣召開。由中科院亞熱帶農業所吳金水研究員、華南植物園周國逸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蔡崇法教授和重慶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專家組成專家組對項目進行了驗收。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趙千鈞、資環處副處長趙濤、楊萍研究員到會指導。成都山地所副所長文安邦、科技處副處長代丹出席會議。來自成都山地所、植物所等單位的項目組成員共30余人參加會議。
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負責人賀秀斌研究員的驗收匯報和課題負責人的代表性成果匯報,并從考核指標完成情況、代表性成果等方面進行了審查,對項目試驗示范基地進行了現場考察。專家組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通過項目的實施,查明了庫區典型支流面源污染負荷與遷移路徑,揭示了代表性小流域徑流、泥沙與面源污染物遷移的過程及其相互關系,集成研發了小流域水土流失與面源污染控制技術體系,提出了生態地埂+生態溝渠+濕地的泥沙與面源污染物全程減控模式;系統開展了消落帶適生植物抗逆生物學關鍵過程研究,闡明了消落帶關鍵環境因子和植物功能性狀變化規律,揭示了控制消落帶生態系統格局變化過程的關鍵驅動因素,定量評價了植被措施的截污固土功能,篩選了最佳消落帶植被配置模式;闡明了庫區水土流失與面源污染物時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響因子,提出了防治對策和適應性防治技術措施,為庫區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示范模式。
驗收會后,龍翼副研究員還代表三峽站從總體定位、發展目標、科研觀測系統建設等方面專題匯報了臺站發展戰略設想。與會專家就臺站中長期學科發展、近期重點科研任務、觀測設施建設等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趙千鈞在總結中對項目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三峽站研究團隊繼續按照中國科學院“面向世界科研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要求,進一步深化三峽庫區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和消落帶植被演替過程的長期觀測研究,把三峽站建設成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研究的核心平臺。
項目負責人賀秀斌研究員作項目驗收匯報
龍翼副研究員匯報三峽站發展戰略設想
現場考察試驗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