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4日,第十屆國際濕地大會在江蘇常熟召開。來自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約80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會。這是該會議40年來首次在亞洲舉辦。成都生物所生態中心陳槐研究員、王金牛博士等參加了會議。
陳槐研究員應邀作了題為《中國特有濕地甲烷排放》的研究報告,就我國不同類型濕地甲烷排放特征及規律、若爾蓋濕地研究進展等方面內容與參會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國際濕地大會是濕地科學與應用領域中最大的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性會議,旨在推動全球濕地保護,濕地資源管理經驗及濕地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在國際生態學協會濕地工作組的支持下,大會每4年舉辦一次。
本屆會議由國際生態學協會、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等單位主辦,國際濕地公約、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濕地保護協會、江蘇省林業局、蘇州市農業委員會等單位協辦,常熟市人民政府與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共同承辦。會議圍繞“全球氣候變化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熱點”這一主題,邀請了世界各地濕地領域著名專家學者作為特邀報告人出席并作11場特邀報告,共計71個分會場,就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管理、濕地與全球變化、濕地在廢水處理、生態系統服務和其他方面的廣泛應用進行了深入研討。
陳槐研究員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