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科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以下簡稱“成都中心”)召開了“科研創新學科領域信息與知識咨詢服務”研討會。成都中心主任張志強、副主任楊志萍以及來自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所、上海硅酸鹽所、上海高等研究院、城市環境所、昆明動物的、昆明植物所、光電技術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與自然災害所、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等16家院屬研究所的文獻情報部門負責人成都中心業務人員約50余人參加了會議,研討會分為學術報告和研討交流兩個環節,分別由楊志萍和學科咨詢服務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陸穎主持。
張志強致歡迎辭,并作了題為《專業型科技智庫的建設:規劃與實踐》的報告。張志強指出,科學大數據催生了科研新范式和開放科學的深度發展,情報研究的范式已經步入了數據驅動知識發現的4.0時代,面對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和院“8+2”領域布局等重大戰略,需要通過不斷地創新與變革文獻情報的理念、觀點、方法、服務與模式,才能更好地支撐全院的科技前沿研究、發展規劃改革、科技戰略決策和重大科技任務研發。在此基礎上,他闡釋了成都中心從“宏觀科技戰略決策的戰略情報研究咨詢服務”、“學科領域方向知識創新的學科知識分析服務”、“區域與產業發展的集成性競爭情報分析服務”三個層面構建覆蓋科技創新價值鏈的專業型科技智庫的發展理念與建設進展。進一步強調指出,成都中心與服務的對象研究所應進一步拓展院所協同服務體系的內涵,形成覆蓋“院+所”兩級情報需求的情報服務體系,共同支撐“十三五”時期國家、院和研究所的文獻情報服務新需求。
來自成都中心情報研究部的張娟副研究員和網絡與信息技術部的楊寧副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專報信息與領導參閱材料撰寫經驗分享》和《面向知識集成服務的學科信息云平臺》的報告。上海光學精密機械所等十家研究所文獻情報負責人或代表在研討會上做了各自研究所文獻情報經驗分享,并對成都中心多年來協同研究所開展文獻情報服務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表達了充分的肯定和感謝。同時,針對院文獻情報系統在“十三五”時期如何抓住機遇、進一步深化科技情報服務和拓展院所協同服務內涵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陸穎對成都中心在學科領域信息學和知識咨詢服務方面2016年開展的創新工作和2017年的計劃做了匯報。
最后,楊志萍闡述了“十三五”時期成都中心在科研創新學科領域信息與知識咨詢服務的發展思考,并感謝院相關研究所一直以來對學科知識咨詢服務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繼續合作共贏謀發展,以共建特色化院所協同科技智庫咨詢服務體系為方向,持續深化和拓展院所協同文獻情報服務的合作模式、范圍、內容和內涵,更好地支撐覆蓋“院+所”兩級層面的科技創新全價值鏈的文獻情報服務重大需求。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