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是科學發展的客觀需要,一個強國必須要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3月22日,中科院物理所丁洪研究員受邀在成都分院作題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構想》報告時強調,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不僅需要國家的引導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還需要科研院所與高校的強強聯合,以及多學科交叉融合。“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起到‘科技航母’作用。”
丁洪援引相關研究指出,科學中心主要是定位于大學與產業之間,大學強調早期的發現,產業強調短期解決方案。科學中心適合高復雜性、多學科交叉、長期性的從基礎到應用的研究發展。他認為,科學中心應具有清晰的國家使命、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與鄰近大學密切合作以及強大的成果轉移轉化能力。
“國家實驗室是國家科學中心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丁洪進一步解釋兩者的關系,國家實驗室是獨立法人,國家科學中心則是若干法人組成的。對于建設單一性還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丁洪傾向于后者。他表示,對于空間、海洋等特殊領域建設單一性國家科學中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建設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主流趨勢,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符合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
丁洪介紹了美國、瑞士、法國、德國、瑞典等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成功案例。這些科學中心均與大學緊密結合,有效解決了高端人才輸送不暢、人才成本昂貴等問題。他還介紹了上海張江和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及北京懷柔科學城目標定位、建設思路、運行機制等情況。“不能為建設而建設。”丁洪強調,一定要以科技需求為牽引,結合區域優勢特色領域,錯位發展。同時要認清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重要性、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
成都分院院長張雨東主持報告會。四川省科技廳廳長劉東,副廳長景世剛,四川省國防科工辦副主任施遐,成都分院分黨組書記、常務副院長王學定,副院長陳鋒,分黨組副書記王嘉圖以及院屬成都地區相關單位領導,機關全體職工90余人聆聽報告。
報告會現場
丁洪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