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國科學院戰略生物資源服務網絡計劃“活性天然化合物發現、評價與轉化” 項目階段進展會在成都召開。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組織相關專家對29個項目進行了評審。會議由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生物技術處處長劉斌主持。
會上,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段子淵強調,“活性天然化合物發現、評價與轉化”部署的項目均具有一定的前期基礎,應提高天然化合物研發的效率,聯合合作伙伴,實現新方法、新技術及產品的突破。此次項目評審將從項目階段進展情況、2017年工作目標合理性、經費執行情況、企業匹配經費到位情況等4個方面進行考核。
以陳凱先院士為組長的評審專家組聽取了各項目的匯報,審閱了相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評審出8個重點支持項目和20個一般支持項目,1個項目停止支持;針對每個項目的具體情況,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專家組由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院士陳凱先、中國醫科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蔣建東、中南民族大學教授劉吉開、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楊凌、綠谷(上海)醫藥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向陽等5人組成。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生物技術處副處長田永生,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所長趙新全,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副所長賴仞,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員、地奧集團總裁助理趙海,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科技處處長王濤、副處長韓思懷,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天然藥物與臨床轉化重點實驗室主任廖建等相關人員參會。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