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趙新全一行赴綿陽市三臺縣涪城村調研STS項目“四川高效生態農牧業技術研發與示范”實施進展情況。
在項目實施現場,課題負責人閆志英、譚周亮、方揚和何奕忻分別向趙新全一行匯報了秸稈、畜禽糞便高效生物轉化與資源利用、養殖廢水/沼液資源化利用、尾水無害化處理與利用技術集成、高效生態農業種植模式研發與示范的實施進展。
趙新全對項目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他認為,三臺縣是全國麥冬生產大縣,項目組結合該縣麥冬生產及農民生活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對農業生產中產生的秸稈、養殖糞便等廢棄物加以利用,進行土壤改良和清潔能源供應,同時利用間種套作等立體種植模式,優化經濟作物品種,能夠促進牧民增收。他指出,項目有效整合了各課題團隊的研究特色,結合地方特點構建了“源頭—過程—末端”控制的綠色循環生產理念,保證了農業生態系統的持續生產的同時,也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科技處處長王濤等陪同調研。

調研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