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水利部水保司副司長牛崇桓帶領的專家組對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中科院三峽庫區(忠縣)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進行了中期評估。成都山地所所長文安邦,重慶市水利局副巡視員楊中華,忠縣縣委常委、縣農工委書記袁德祥及成都山地所賀秀斌研究員、重慶市水利局水保處處長李華、縣水務局副局長鄧德禮等參加了評估。
牛崇桓及專家組首先對科技示范園的基礎條件、水土保持試驗研究設施、科技示范園區及科技示范成果等進行了現場檢查,隨后召開了現場召開了評估會。
評估會上,袁德祥代表忠縣縣委、縣政府致歡迎辭,并提出建設庫區一流、全國領先科技示范園區的構想。嚴冬春博士詳細匯報了科技示范園首次評定以來在坡耕地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消落帶生態修復和庫區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在示范推廣方面開展的工作。
評估專家組高度肯定了科技示范園近五年來取得的工作成績。牛崇桓副司長充分肯定了科技示范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試驗研究進展、技術研發成果及示范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并對園區未來發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重要指導。楊中華副巡視員希望科技示范園立足三峽庫區,進一步發揮科技示范引領、輻射帶動的作用。
文安邦對牛崇桓副司長及專家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對重慶市水利局和忠縣縣委、縣政府長期以來對成都山地所、三峽站和科技示范園的關心支持表示誠摯的謝意。他希望,水利部繼續加強對成都山地所水土保持工作和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的關心和指導,通過相關共建方的進一步深化合作,更好地發揮科技示范園在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中的科技引領作用。
“中科院三峽庫區(忠縣)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于2012年被確定為第四批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重慶水利局和忠縣人民政府共同建設,依托中科院三峽庫區水土保持與環境研究站,主要針對三峽庫區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消落帶生態環境退化等問題,開展水土保持、面源污染減控技術集成研發與試驗示范,先后承擔了水利部、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和重慶市重要科研項目,在庫區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農業面源污染來源與生態減控技術、消落帶植被重建等領域取得階段進展,建設了核心研發基地和試驗示范流域。
現場檢查
現場檢查
評估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