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7日,由上海市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主辦的“2017年度浦東新區知識產權評議人才高階培訓班”在上海海事大學舉行。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主任張志強研究員應邀為培訓班學員講授了《開放創新與大數據環境下的情報分析與專利數據挖掘》的首場報告。來自高新企業、高等院校、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的近百人參加培訓班學習交流。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許沛、上海海事大學副校長楊萬楓、上海市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鮑英等出席培訓班開班式。
張志強研究員的報告分為“開放創新與大數據環境下的情報分析”、“專利情報分析資源與工具”、“專利情報分析理論與方法”、“專利情報分析的能力建設”、“專利情報分析代表性案例”、“中科院成都知識產權研究咨詢中心”等六個方面。報告系統闡釋了從傳統封閉式創新范式(創新1.0)到當前的開放式創新范式(創新2.0)的兩大創新范式的演變過程與階段性規律、兩大創新范式及其具體的創新范式特點;詳細梳理了21世紀以來大數據科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深入剖析了當前數據密集型科研范式對科技情報研究與知識產權分析的內容層次、方法體系、資源工具的影響與要求,提出樹立大數據思維和分析能力的極端重要性;總結提出了3個關鍵分析視角、4個主要分析維度、n種分析方法構成的“3+4+n”的知識產權(專利)分析方法體系。
報告介紹了專利情報分析的主要資源與工具、常用的分析理論與方法,對如何促進專利情報分析的能力體系建設、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的常態化與常效化,提出了相關建議。張志強研究員還介紹中科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知識產權研究咨詢中心的專利情報分析項目代表性案例等。
培訓班參加人員表示,該報告新穎立意高遠、理論闡述前瞻系統、內容信息豐富詳實,對于做好開放創新和大數據信息環境下的科技情報分析與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具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
本次培訓班邀請了國內知識產權管理、知識產權研究與咨詢、知識產權轉化運營界的管理專家與研究和運營專家,講授知識產權評議、開放創新下大數據情報分析與專利挖掘、高價值專利培育、運營成果轉化案例等內容,以提高知識產權評議人員理論和業務水平,打造知識產權評議核心人才隊伍,提高創新主體技術開發效率、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技術轉化運用。
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