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午11時12分,習近平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宣布,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已經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全場響起長時間的熱烈掌聲。此次萬眾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使用的是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信息)研制的第九代新型電子選舉系統,來自全國的2300多名代表親身體驗了它“快速、穩定、高效”的強大功能與獨特魅力,并再次驗證了該產品的準確性、穩定性和適用性,為黨的十九大選舉圓滿成功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
自主研發開創電子選舉先河
中科信息于7月28日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是中科院首家整體轉制、整體上市的科研機構。早在1978年,中科信息的前身——中國科學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就自主研發出我國第一套計算機選舉系統,開創了我國大型會議選舉工作使用電子設備的先河。此后,電子選舉系統連續為黨的十二大至十九大及六屆至十二屆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的會議選舉成功服務,被喻為“會議選舉國家隊”。
放置在十九大會場中的這些身著“中國紅”的電子票箱既神秘又可愛,它們肩負著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見證著我國民主選舉的發展歷程,承載著幾代科研工作者不斷創新、科技報國的夢想。據不完全統計,1982年至2017年,電子選舉系統先后服務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和區縣級超過1400場次。作為中科院自主創新成果中的“一張亮麗名片”,電子選舉系統早已走出國門、為第十五屆國際古遺址理事會選舉服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造”電子選舉系統的先進性與可靠性得到出席會議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名代表廣泛好評與肯定。
人工智能助力現場會議選舉
中科信息新型電子選舉系統的卓越性能是緣于采用了高速高精度圖像識別、高效圖像處理算法、智能分析等關鍵技術,這是中科信息公司人工智能研發團隊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公司首席科學家張景中自動推理理論研究成果基礎上進行的技術延伸與應用,同時系統研制還融入了嵌入式智能軟件以及精密機械傳動等多項高技術開發。
據該系統項目負責人介紹,十九大的第九代新型電子選舉系統比前幾代產品有多項技術的改進和提高,其構件方面不僅機械精密度有了數量級的提升,抗干擾能力也更加強大。公司嚴格按照ISO9001質量標準體系控制系統設備的研制質量,把過程控制作為質量保證的重要手段,一改傳統的以結果測試為主的測試方法,而把測試工作貫穿于研制的全過程。系統研制完畢后,進行了300余萬張的投票測試,得到國家權威部門的認可和好評,而后又相繼在多個大會換屆選舉上進行試用,在不同的自然環境和場地條件下,系統均能實現“投票完畢,結果即出”,發揮準確、穩定、可靠,且進一步縮短了選舉時間,試用全部取得成功。
創新發展數字會議產業
被業界冠以“中國數字會議系統第一品牌”的中科信息始終不忘科技國家隊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堅定不移地走創新發展之路,以電子選舉系統為核心產品,陸續研發出包括會議選舉、簽到、表決、會務管理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會議系列產品,并相繼應用于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28個省市區以及國際性會議等一系列重大會議,擁有國內外300多家高端客戶。
近年來,中科信息把為黨和國家重大選舉服務的電子選舉系統核心技術,成功應用于適合縣、鄉及社區等基層組織使用的便攜式選舉系統研發中,開發出了新型選舉產品——“計票通”。該產品有效解決了我國基層組織選舉中普遍存在的人工計票速度慢、易出錯的問題,不僅確保了計票結果的準確性,還有效節約了會議成本,提高了會議效率。截至目前,“計票通”系統已經在北京、天津、江西、湖北和四川等省市近數百個社區試點成功應用,并得到了民政部門的認可。2016年10月,以“計票通”為主的電子計票系統在我國地方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大顯身手,這也是我國首次在縣/鄉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采用電子計票方式計票。中科信息以電子選舉系統為核心的數字會議系列產品已步入快速的產業化發展道路,必將在我國電子政務細分領域大展身手。
不忘初心踐行兩個服務
在中國科學院新時期辦院方針的指引下,中科信息始終不忘“集成創新,服務國家”的使命,努力踐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服務傳統產業升級”。由張景中院士領銜的應用基礎研究團隊多年來致力于自動推理理論研究,為公司的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源泉。公司研發中心在此基礎上大力開展技術研發與行業應用,在智能測控技術、深度學習核心算法、大數據分布式處理技術、海量視頻摘要技術等領域取得了多項成果,研制出了包括數字會議、工業過程智能管控、印鈔在線質量檢查與分析、政務民生大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智能安防與公安刑偵等多個系統,成功推廣應用于政府、金融、醫療、工業、教育和公共安全等領域,為傳統工業企業提升生產質量和管理效率,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有效融合,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做出了貢獻。
選舉現場
投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