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與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農業大數據發展與利用研討暨培訓會”在成都召開。來自國內45家單位的10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應邀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和日本的2位國外專家、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華南師范大學等單位的農業領域專家參加了會議并做特邀報告。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主任張志強研究員主持會議開幕式。
張志強在主持會議時指出,科研創新已經進入到數據驅動的科學新范式時代,是一個科學大數據與科學大發現時代。舉辦“農業科學大數據需求與應用研討暨培訓會”,旨在探討農業科學使用需求、數據管理、數據分析關鍵技術,基于科學大數據的知識發現的理論、方法和應用研究前沿,推動農業科學大數據在農業生產、科研中的廣泛應用。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王敬東主任在會議主題發言中提到,我國已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時代,新時代提出了新要求,新時代孕育著新機遇,新時代需要新思路,大數據如何與農業融合、推動四川向農業強省跨越,這是一個體現創新特征、滿足時代需求、必須深入研究的新課題。
全球農業及營養開放數據協會(GODAN)秘書處成員、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農業數據管理專家約翰納斯.凱澤爾博士詳細介紹了聯合國糧農組織在農業大數據應用與技術規范制定方面的經驗;日本國家農業與食品機構、日本農業情報學會副會長兼理事木浦卓治高級研究員介紹了日本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與管理服務方面的情況;華南師范大學胡靖教授介紹了大數據挖掘、可視化技術與“廣東糧食安全分析與實驗大數據系統(GADS)”的融合;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吳彥研究員報告了“基于GIS的山地農業生態環境信息系統與特色農業精準發展案例”;張志強在報告“農業科學大數據與農業知識發現”中介紹了國內外農業科學大數據發展與基于農業大數據的知識發現案例。
成都文獻情報中心姜恩波研究員、胡正銀副研究員、柴苗嶺副研究員分別就國際農業大數據開放政策、專利技術挖掘與應用平臺開發、四川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進展等做了專題報告。會議還增加了Poster報告環節,讓參會代表能夠更好地參與進來,多位的代表就農業數據需求與應用等進行了報告,拓展了溝通交流的渠道。
與會專家和代表表示,此次農業大數據需求與應用研討與培訓會議邀請國際知名學者與國內同行就農業科學數據的需求、應用、技術和知識發現開展深入研討和交流,主題前瞻、內容信息量大、大家收獲豐富,希望后續能夠把學到的內容與實際工作密切結合起來,利用大數據技術和現代智能設備提高工作效率,促進農業科學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的研究與發展,推動精準農業乃至智慧農業的發展。
會議期間,成都文獻情報中心還聘任全球農業及營養開放數據協會(GODAN)翰納斯.凱澤爾博士,日本國家農業與食品機構、日本農業情報學會副會長兼理事木浦卓治高級研究員為中心客座研究員。
大會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