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挪合作“雅安市地震災后生態恢復及雅安國家公園與水資源管理框架能力建設項目”2017年度工作會在成都召開。
成都生物所承擔的“雅安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框架與能力建設”項目是該中挪合作項目的重要子項目之一。項目從國家公園管理體制機制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能力建設兩方面入手,旨在對雅安地區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系統保育、生態服務保持、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等進行研究,最終為當地政府解決在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保護與發展問題提供科學支持。
會上成都生物所羅鵬課題組對子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及2018年度工作計劃進行了匯報。2017年子項目在成都生物所及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邊界與功能區劃優化建議、國家公園及周邊社區生計發展建議、生態產業規劃建議、寶興縣礦業退出機制建議,并得到了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推進小組及相關單位的重視。
挪威駐華大使館參贊Jan Wilhelm Grythe對項目實施的進度以及本年度成果表示肯定,并希望未來的工作繼續跟進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進程以確保最終產出符合地方實際需求。國家林業局國家公園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副院長唐小平高度評價中挪項目與中國國家公園建設進程的契合性,并對子項目的最終成果充滿期待,同時也希望成都生物所與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等國家公園建設機構開展緊密合作,將項目研究成果推廣應用于國家層面的國家公園體制建設工作中。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