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國家天文臺首席研究員、國科大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繼峰教授為成都樹德中學、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中生帶來《遇見黑洞》主題科普講座。800多名中學生聆聽了報告。
什么是黑洞?真的有黑洞么?它是怎樣形成的?人類掉進黑洞會是怎樣的體驗?進入黑洞能否遇見未來的自己?我們穿越時空會改變歷史嗎?……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劉繼峰教授帶領同學們一點點揭開黑洞的神秘面紗。
牛頓力學下的黑洞概念并沒有被廣為接受,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闡釋了引力對光子的作用后,黑洞被描述為廣義相對論預言的被視界面包住的時空奇點。那么黑洞是如何產生的?人類是怎么發現它們的呢?當星體所有熱核能源都耗盡而再沒有什么能夠抵擋自引力的時候,星體會無限坍塌。最終,大質量恒星的無限坍縮和死亡就可能產生黑洞。目前已在銀河系中發現近二十個由恒星死亡形成的黑洞并測定了它們的質量。
其實,有些黑洞不太“黑”,它會形成耀眼的吸積盤和壯觀噴流從而發出光亮。根據最新認識,一個落入黑洞的宇航員,由于黑洞視界面的增長,我們應該會看到宇航員被吞噬。落入黑洞的宇航員會看到什么?劉繼峰說,宇航員的前方是真正的黑暗,身后則是外面的全部世界集中在一個亮盤,且會迅速地越來越小,在奇點處,則會看到來自另外世界的光子。
劉繼峰表示,天文研究與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他希望同學們關注天文研究,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積極投身天文研究領域。講座結束后,同學們紛紛圍向講臺,爭相提問,久久不愿離去。
樹德中學
成都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