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會議由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水文專業委員會主辦,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山地表生過程與生態調控重點實驗室聯合承辦。成都山地所所長文安邦、中國生態學會秘書長鐘林生、四川大學科技發展研究院院長褚良銀分別致開幕辭。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水文專業委員會主任、中科院山地表生過程與生態調控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根緒主持會議。
大會特別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邵明安、清華大學楊大文教授、美國農業部林務局南方研究站孫閣研究員、北京林業大學余新曉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流域生態系統研究首席科學家魏曉華教授、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亞寧研究員、成都理工大學楊武年教授、澳大利亞Flinders大學環境科學系關華德教授、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鄧云教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副所長賈仰文教授以及中國生態學學會流域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學院武漢水生所蔡慶華研究員等12位專家,分別從不同角度就國際生態水文學熱點領域和前沿進展作了報告,吸引了與會者的關注和熱烈討論。
此次會議涵蓋了生態學、地理科學、水文學、土壤學和環境科學等5類學科領域,并分別以森林生態水文、濕地生態水文、河流生態水文、黃土高原生態水文、干旱區生態水文和喀斯特生態水文等設置了6個典型生態水文學分會場和1個“生態水文學研究方法和模型”主題分會場,匯聚了生態水文學各領域知名專家和青年學者的110余個學術報告。會議期間,主會場和分會場均座無虛席,現場交流探討氣氛濃烈。
大會還評選出了7位青年優秀報告獎。
此次會議是國內第一次系統性的探討生態水文學各學科最新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建設的研討會,生態水文學的內涵和研究思路較好的融合了當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中面臨的諸多生態安全、環境安全、水安全等方面的學科需求,也是國家推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的基礎科學支撐。生態水文專業委員會旨在借助高水平的學術交流途徑,匯聚生態水文學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全球變化環境下生態水文學的理論、方法及發展趨勢,提升中國生態水文學研究的影響力,推動生態水文學更好地支撐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統籌發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戰略布局。
大會現場
特邀學術報告
優秀青年報告獎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