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中科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與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第十一屆聯合學術年會在成都理工大學順利舉行。成都山地所副所長兼山地災害重點實驗室主任陳曉清研究員、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許強教授分別致辭。
此次年會以川藏鐵路建設、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大型滑坡堵江及冰川滑坡等研究熱點為主題,精選了11個學術報告展開研討交流。報告包括泥石流災害預判與綜合防控關鍵技術、全球氣候變化條件下青藏高原的災害響應、冰湖遙感監測與潰決災害調查、山地災害鏈風險預測與過程模擬研究、堰塞湖處置與堵江事件研究,以及川藏鐵路建設面臨的創面生態修復、隧道工程水文地質問題、地質災害風險選線、工程邊坡問題等。
會議還專門設置了討論交流環節,在許強教授、陳曉清研究員、李天斌教授、蘇立君研究員等的組織下,與會人員圍繞會議主題、學術報告以及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搶險等積極提問和發表意見,從不同角度交流最新研究成果與后期研究重點。
兩個實驗室研究領域相近,建立了長期的合作與交流關系,共同申請和參與了多個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面臨川藏鐵路建設、中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防災減災等重大科技需求,雙方將更加緊密合作,利用各自優勢和創新平臺,深化多種合作,共同服務國家重大減災需求。
兩個實驗室相關負責人、研究人員、教師及研究生近200人參加了此次學術年會。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