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公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運行情況考核評估結果。依托成都山地所建設管理的四川貢嘎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四川鹽亭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云南東川泥石流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三個國家野外站順利通過考核評估,其中貢嘎山站被考核為優秀,鹽亭站、東川站均為良好。
近年來,在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和條件保障下,成都山地所持續加大野外臺站建設投入,強化野外臺站的戰略規劃研究,不斷明晰學科定位、凝練研究方向,多渠道爭取科學研究和觀測試驗經費,依托財政部修購專項等強化基礎設施和觀測體系建設,建設了一支高水平的觀測研究隊伍,構建了覆蓋長江上游和西藏高原的野外觀測研究平臺,積累了大量、規范、可靠的長期連續觀測數據,科研儀器設備運行使用效率高,對外開放共享成效明顯,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顯示度的重大創新成果,基本建設成為我國山地科學研究的重要野外觀測實驗、科學研究和示范基地。
為推動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發展,增強國家野外站作為國家科技創新基地的基礎支撐和條件保障能力,科技部于2018年啟動了對105個國家野外站建設運行情況的考核評估工作。此次考核評估由科技部委托專業評估機構,從野外站的方向定位、基礎條件、觀測研究質量、人才隊伍建設、開放共享及運行管理情況等多個方面進行,涵蓋了生態系統、大氣本底與特殊功能、地球物理和材料腐蝕等多個領域。通過系統的考核評估,共有24個臺站考核為優秀、56個臺站考核為良好、17個臺站考核為一般,另有8個臺站被調整出國家野外站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