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至29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召開。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陳文開,成都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王嘉圖等參會。
中科院組織了包括微電子所、上海微系統所、長春光機所、沈陽自動化所、西安光機所、重慶研究院、新松機器人、中科信息公司等近30家單位組成的“中科院科技軍團”攜80余個項目集中亮相智博會中科院展區。展覽期間,新松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盾山智能車、經食管超聲模擬教學及臨床技能培訓系統等展品受到觀眾熱烈追捧。
本屆智博會由重慶市人民政府、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共同主辦,共有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 388位嘉賓參會,843家企業參展。
中科院展區
張亞平參觀中科院展區
【延伸閱讀】
腦波控制機器人
新松機器人帶來一款腦波控制機器人。這是一款集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訓練專注度、遠程咨詢、課程點播等人機交互功能為一體的高科技智能機器人,分為I型和II型,分別面向醫院與家庭用戶。該款腦控機器人填補了國內腦電技術控制機器人的空白,可用于特殊兒童的專注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訓練,也可用于醫療康復領域。
步態檢索智能一體機
通過步態識別技術,在海量視頻中快速“揪”出目標人物,由銀河水滴帶來的步態檢索智能一體機“水滴神鑒”,是全球首款步態識別商用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公檢法、消防、部隊、海關、機場、車站、港口等領域。“水滴神鑒”依托于銀河水滴全球領先的步態識別技術,其步態識別精度達到94%,還擁有一個巨大的步態數據庫,可實現普通2K攝像機下最遠50米的遠距離、跨視角識別。
5G+全景VR
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基于自主研制的系列多目拼接全景攝像機,通過5G網絡傳輸,開發了360度實景VR系統以及數據云平臺,可通過VR頭盔/眼鏡及手機等設備實現實時沉浸式體驗,推動“5G+全景VR”在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行業的應用落地。同時,該平臺還能將孤立的多源傳感器感知、報警、智能分析等信息進行有機整合與智能聯動,可方便、快速地實現大場景下跨鏡頭目標檢測與跟蹤等應用。
行走輔助機器人
行走輔助機器人為身體虛弱或下肢功能不健全的人群實現自主行走,幫助解決行走距離短、平衡能力差、容易跌倒等問題,能根據不同使用環境靈活提供阻力和助力。行走輔助機器人根據預先設定的速度,在平地提供持續助力/阻力、上坡提供持續助力、下坡提供持續阻力。速度、阻力、助力大小可調、電池電量實時顯示、車身可折疊。
盾山控制車
盾山智控車結合了無人機飛停、儲藏等具體使用場景,應用物聯網、智能化裝備等高新技術,依照行業用戶專業需求及專門應用場景,針對各類專業用途提供了全套解決方案(包含適配底盤、行業專用裝置定制和改裝,以及與無人機裝置的深度融合等),可廣泛應用于電力巡檢、消防、地址勘探、通訊指揮、通信轉播、物流、邊防巡邏等專業領域,其強勁的動力系統與超強的通過能力可以適用于各種路況和使用場景;
血管成像儀
新興科技領域創新——靜脈可視化技術是INS(美國靜脈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標準)全球推廣普及的新技術,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專業的靜脈可視化技術與解決方案。這款由深圳市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血管成像儀是中國科學院自主創新及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代表,適用于輔助醫護人員進行扎針、輸液、抽血等操作及各類病變靜脈血管的觀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