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國圖書館學會專業圖書館分會、高等學校圖書館分會、數字圖書館研究與建設專業委員會和四川省高校圖工委主辦,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承辦的“第十六屆數字圖書館前沿問題高級研討班”(ADLS)在成都成功召開。本屆研討班以“數據科學、數據管理與數據應用”為主題,聚焦數字化轉型對圖書館功能的挑戰與機遇、開放科學背景下知識生態系統的數字化新范式等展開研討,來自國內外80多個單位的近260名代表參加會議。中科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主任張志強研究員和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朱強教授致辭,張志強主持會議。
本屆會議安排了20多場專家大會報告。在特邀專家報告環節,數字圖書館界知名專家做特邀學術報告。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張曉林研究員、美國雪城大學信息學院秦健教授、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圖書情報學院曾蕾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圖書館長張甲教授和上海圖書館(上海情報所)副館長劉煒研究員等,分別圍繞大學智能化知識基礎設施建設、數據庫數據關聯與規范機制、開放科學數據信息服務、數字圖書館時代圖書館創新樞紐功能、5G與智慧圖書館建設等主題做報告,全面介紹了開放科學背景下該數字圖書館領域的發展態勢,研討了開放科學、開放數據、開放獲取、開放共享等許多數字圖書館發展中的前沿問題以及5G、機器智能等與圖書館業務的融合發展趨勢等。
本屆研討班除了沿襲往屆專家報告與技術培訓兼重的特色,還設置了館長論壇和海報討論環節。來自中科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復旦大學、四川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單位的五位館長,主要聚焦大數據與5G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數字化時代圖書館的數字化發展戰略與行動計劃和發展路徑、數字化時代圖書館員的能力與素質等問題,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展望了5G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及圖書館應對5G時代沖擊的對策選擇,介紹和討論了本館的數字化長期發展規劃、以及圖書館員在智慧圖書館發展過程中的能力素質要求及責任與擔當等。海報討論則充分展示了各類型圖書館的最新的發展態勢、圖書館數字知識產品開發和發展可能,是促進數字圖書館領域學術發展、加強各類型圖書館之間相互交流的有益嘗試。會議還安排了4場科學數據方面的專業培訓。
張志強在會議總結時指出,本屆會議聚焦開放科學和大數據信息下的科學數據領域的發展態勢與趨勢、關注數字圖書館在科學數據領域的定位任務與使命擔當,探究大數據環境與5G網絡等新技術應用對圖書館業務體系的革命性變革與深刻影響,順應了數據管理和開放共享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這樣一個大勢。會議的專家報告和研討內容豐富、觀點新穎,為圖書館發展描繪了廣闊前景。圖書館作為知識服務機構,應當迎接數據管理與服務的挑戰,重塑業務發展體系,為實現科學數據的FAIR原則(可找到,可獲取,可交互,可重用)的大目標努力。在科學數據的管理與服務中,要堅持“用戶需求導向”的數據內容管理,“科學問題導向”的科學數據分析,“決策目標導向”的科學數據服務,“技術支撐導向”的優質服務效率。在“需求+技術”兩大動力驅動下,以實現在數據與計算時代圖書館的未來發展不斷深度轉型、重新定義和重塑自我,成為以智慧知識服務為中心的、以先進信息技術為支撐的、跨多類型傳統知識機構邊界的、完全新類型的集成化知識型服務機構,是從傳統的以文獻為中心的知識管理與服務機構,到以數據為中心的知識生態系統的知識管理與服務新型機構。
ADLS研討班開始于2004年,每年舉辦一屆,專注于數字圖書館發展前沿與技術應用,引領學術發展兼顧普及知識,是我國圖書館界全面了解國外數字圖書館發展狀況、獲得新信息和新技術的重要渠道,對我國各類型圖書館建設大數據信息環境時代的數字圖書館、開展大數據信息與知識服務等,起到了良好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館長論壇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