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至23日,由中國-巴基斯坦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簡稱“中巴中心”)聯合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中科院空天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舉辦的“衛星地面站與遙感技術應用培訓班”在北京舉行。中巴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崔鵬,中科院國際合作局亞非處副處長蔣一琪,中科院空天院高級專務劉建波等領導出席開班式并講話。培訓班由中巴中心執行主任洪天華研究員主持。
崔鵬院士簡要介紹了培訓班的背景,并對所有線上線下學員表示熱烈歡迎。蔣一琪介紹了中國科學院海外中心和中巴中心的運行情況,并希望通過培訓班加強中國科學院與巴基斯坦等亞非國家之間的合作。劉建波介紹了培訓內容和培訓教師等情況。
培訓期間,來自中科院空天院的劉建波研究員、李信鵬高級工程師、郭擎研究員、李國慶研究員、王雷副研究員、黃文江研究員、盧善龍研究員、駱磊副研究員、劉鵬副研究員、馬艷副研究員、張曉美副研究員、付碧宏研究員、申茜副研究員等,分別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成果,就遙感衛星地面站、虛擬地面站、遙感衛星數據接收和融合、對地觀測數據共享、遙感在災害中的應用、蝗蟲災情監測、遙感在水文水資源中應用、遙感考古與數字文化遺產、遙感大數據技術、空間技術在UNESCO名錄遺產管理和保護中的應用、遙感高光譜技術等內容進行了授課,并受到學員們的普遍好評。
培訓班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旨在加強中巴經濟走廊信息共享能力,增強巴基斯坦科學數據服務能力,最大化實現數據的共享價值,促進雙方在衛星遙感領域科技合作,幫助巴基斯坦科研工作者了解我國產高分遙感產品在水、農業、災害、文化遺產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和應用理念,支撐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五天的培訓中,共有來自巴基斯坦、埃及、埃塞俄比亞、緬甸、盧旺達、尼日利亞、摩洛哥和埃斯特利亞等國37名學員參加了線下培訓班,另有60余位學員通過視頻會議或網絡直播的方式參與了培訓。
頒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