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賢院士從對科學技術發展的認識介紹了當今科技發展趨勢;通過他在學習和研究工作的體會談了對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認識和想法。
趙忠賢院士說: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是國家重大戰略抉擇。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的宏偉目標,不僅僅是人均GDP要躍上3千美元的臺階,更要實現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特定的國情和需求,決定了我國必須走創新型國家的發展道路,推動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的根本轉變,依靠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推進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關鍵環節”;溫家寶總理也明確指出:“自主創新是支撐一個國家崛起的筋骨”。我們要“在實踐中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科技創新的新路子”.
趙忠賢院士說:作為創新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對外技術依賴度、核心技術掌握的能力、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等方面將發生根本的變化。歷史上我們中華民族曾為人類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有的西方學者統計,現代社會賴以建立的基本發明創造可能有一半以上來源于中國。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及和平崛起,文化是重要內涵,而創新文化是科技創新的基礎,全民的創新意識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
此次報告會是由四川(成都)兩院院士咨詢服務中心、成都市科技顧問團主辦,市委組織部承辦。報告會由成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唐川平主持,科學院院士工作局副局長劉峰松、成都分院院長彭宇行、成都市各單位代表多300人出席了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