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規模及分布是分析滑坡影響范圍與確定滑坡危險性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控制景觀演變與影響滑坡沉積通量的重要因素,滑坡影響范圍的研究對于拓深滑坡動態演化過程的認識、識別潛在破壞區與次生災害、提升滑坡危險性評價的精度和設計合理的保護與救援措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近兩年來,成都山地所崔鵬院士與其所指導的邱海軍博士后以黃土高原和秦巴山地作為典型研究區,開展了滑坡規模頻率與影響范圍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系列進展。
研究團隊通過將數值模擬與野外調查相結合,探索了概率密度曲線“偏轉效應”及其形成原因,認為概率密度曲線“偏轉效應”是多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其中坡高、坡長、起伏度等因子對“偏轉效應”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團隊進而分析了滑坡規模的控制性因素,建立了坡高與坡長和規模之間的定量關系。盡管在大量的野外觀測中,滑坡規模會隨著坡度的降低而增加,但是分析表明這種現象只是一種假象;這是因為坡度與坡長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
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了黃土滑坡的運動性和影響范圍,結果表明黃土滑坡的水平運動距離會隨著體積和坡高的增加而增加,隨著坡度的增加而降低。等效摩擦因子會隨著體積和滑坡能量的增大而降低。在黃土層內滑坡、黃土紅粘土接觸滑坡和黃土基巖接觸滑坡這三種類型黃土滑坡中,黃土紅粘土接觸滑坡具有更強的運動性。研究團隊基于誤差分析,提出了最優化的黃土滑坡水平運動距離和等效摩擦因子的預測公式,這對于黃土滑坡防災減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以上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Geomorphology、Catena、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Physical Geography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
論文鏈接:
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555X16303038
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41816216302107
3.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41816217301844
4.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064-017-1121-5
5.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2723646.2017.1284581
6.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517-017-3135-5
無人機獲取的研究區滑坡高分辨率3D模型和DEM
不同坡長條件下滑坡規模概率密度分布
不同類型黃土滑坡水平運動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