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STS計劃“川藏鐵路山地災害分布規律、風險分析與防治試驗示范”項目組織科研人員40余人,先后11次對川藏鐵路昌都-林芝段崩塌、滑坡、泥石流、冰湖潰決等山地災害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野外考察。截至目前,2016年度的野外考察工作已全部順利完成,為后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系統性的野外工作,全面調查了川藏鐵路昌都—林芝段及其進場道路沿線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現狀、活動特征、危害方式及防治工程現狀,重點考察了通麥-冷曲河口路段的大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冰湖潰決及災害鏈的危害方式及其對擬定線路的影響,并現場討論了相應的防治對策與方案。項目組還與中鐵二院工程設計人員組織了聯合考察,對川藏鐵路昌都車站、色曲特大橋、邦達機場車站、怒江橋位、八宿車站、然烏車站、古鄉溝、波密車站、培龍溝、林芝車站等20余個關鍵隧洞進出口、橋梁及場站工點進行了詳細的聯合踏勘,討論了線路走向、通過方式及工程設施選項。此外,考察組還對川藏鐵路比選方案中的昌都-類烏齊-洛隆路段沿線的山地災害發育情況進行了詳細踏勘和調查。
考察組通過激光測距、激光3D掃描、無人機航拍、地形測繪、地質雷達探測等手段,獲取了沿線泥石流、崩塌、滑坡災害的第一手數據資料,同時現場采集山地災害樣品120余個,并進行了室內實驗分析。考察組還對旺北村滑坡、易貢滑坡、102滑坡、森格宗溝泥石流、天摩溝泥石流、古鄉溝泥石流、培龍溝泥石流、米堆溝泥石流等重大災害點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勘測,為重點災害點災害趨勢預測、危險性評估、風險分析及防治對策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礎數據與資料。
野外工作情況
野外工作情況
八宿縣旺北滑坡調查分析